思政课是一门直抵人心,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包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积极探索“大思政课”视域下实践课程的思政育人课程文化,深耕“五育融合”的思政课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寓思政于实践课堂
实践类课程教师选取《草原英雄小姐妹》《三千孤儿入内蒙》《最美牧场为航天》及习近平总书记常提到的民族团结故事为主要创作内容。
在版画课堂,学生用铅笔将创作思路绘制在画纸上,然后将设计好的画稿通过转印的方式呈现在胶版上,再根据套色版画的制作原理,一版多色的印刷技法,由浅至深逐步印刷,呈现出灵动多彩的版画作品。
在沙画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脚本构思,设计每个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场景和情节,画面制作运用洒、抹、擦、点、划、漏、勾等各种手法,再加“画生画”的转场方式,在一幕幕画面的流动间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生动呈现。
田野里的思政课
红绿相间的花苗,汗流浃背的师生;一声声呐喊吹响了春耕的号角,一滴滴汗水浇灌着青春的沃土。同学们学习多肉花卉的种植与养护,开展平整土地、施肥松土、苗床呵护的农事活动。从“课堂”到“田野”,从“问师”到“问农”,“田野思政”带领学生了解农业发展,探究农耕智慧,厚植爱农情怀,培育兴农理想。
影视作品中的思政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标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跟所处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历经千年而不衰。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包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思政课影视教育馆拥有千余部影片的影视资源库,利用每晚夜课时间播放《雄狮少年》《海的尽头是草原》《绿皮书》等中外优秀影片,将抽象的思政理念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实现对于学生政治引领、伦理启蒙和价值引导的育人实效。
于学生而言,思政课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破解的是“青春的困惑”。研学实践守初心、科学教育担使命、田间沟头搭讲台、锅碗瓢盆育新人......包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坚持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让学生深入观察当代中国的改革创新实践、真切感受新时代的发展脉搏,引导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砥砺奋进!
来源:包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
编辑:赵旭、兰晓慧
一审:辛志刚
二审:岳鹏飞
三审:王鹏程
搜索「」网络结果
暂无留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使用完整服务
请选择补充原因